“我对不起国家配资门户平台,对不起人民,我没脸见中央……”
这是妙圆法师临终前拉着磐扬大师的手,痛苦说出的最后嘱托。按理说,出家人应当吃斋念佛、远离世俗,为何他却牵挂着中央?他究竟隐藏了怎样的身份?
多年里,磐扬大师谨守承诺,从未公开过妙圆法师的真实来历。直到1989年12月,年逾八旬的他感到生命将尽,担心这一秘密永远被尘封,才终于将真相告诉县党史办和组织部的同志们。那时人们才知道,妙圆法师其实就是当年牺牲名单中被记载的闽赣省委书记——钟循仁。
展开剩余83%少年钟循仁
钟循仁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普通家庭。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,家境虽不富裕,却还能维持生活。然而因父亲无意得罪了当地的地主恶霸,全家自此陷入困境。这段经历也让年少的钟循仁对不公与压迫怀下强烈的反感。
1926年,北伐军进驻赣州,革命思想涌入乡间。次年,受党组织影响,钟循仁加入了兴国县的农民协会,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中。1929年,毛主席、朱德等领导的红四军建立赣南、闽西革命根据地。钟循仁因表现突出,被推举为赤卫队大队长。
在战斗的历练中,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。1930年起,他带领乡亲们抵御敌军“围剿”,配合红军主力作战,最终成为中共兴国县委书记。那段时间,他发动群众、扩充队伍,仅十天便将红军人数发展到1600人,使兴国县被誉为“中央苏区模范区”,深得毛主席、周总理等领导的肯定。
奋战与失散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中央决定撤出中央苏区,另建赣南省革命根据地,由钟循仁担任省委书记、军区政委。可是随着战局恶化,敌军步步紧逼,红军与地方部队的联系也愈发困难。
1935年,中央来电指示闽赣部队要坚持独立,必要时转移闽南。但在这一关键时刻,部队内部却有人动摇,甚至有人暗中投敌。钟循仁多次训斥,但仍未能阻止背叛。很快,部队在德化、永泰一带遭受重创。
突围中,钟循仁被叛徒出卖,身中枪伤。敌人误以为他已身亡,便未再追击。幸得战友杨道明和陈长青拼死营救,将他背到永泰一处村落疗伤。虽性命无碍,但他们与中央彻底失去了联系。
为了生存,也为了不连累乡亲,钟循仁和杨道明最终剃度出家,在闇亭寺隐姓埋名,分别取法号“妙圆”“磐扬”。此后,他们彻底从革命战场消失,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已牺牲。
隐姓埋名的一生
1966年,杨道明向政府表明了真实身份,但钟循仁却始终不肯。因为在他心里,闽赣省委的失败,他难辞其咎。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党和中央的信任,愧对人民。于是,他选择一直以“妙圆法师”的身份生活下去。
1981年,弥留之际的钟循仁,把磐扬叫到床前,含泪托付:“我对不起党和人民,我没脸见中央。”他宁可带着遗憾离世,也不愿主动揭开往昔。
八年后,磐扬大师年老体衰,终究不忍这段历史被湮没,才向组织道出实情。至此,尘封数十年的谜团终于解开。
永远的铭记
事实上,钟循仁并没有辜负党和国家。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,为革命流血牺牲,忍辱负重;即便隐居寺庙,他也始终以愧疚之心守望初心。他与无数革命先烈一样,用青春和生命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。
他们的名字或许被岁月掩埋,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铭记。正是因为有钟循仁这样的无名英雄,我们才拥有了今日的和平与安宁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